咨询热线
0311-66178689邮箱:1489583344@qq.com
华北五省(区)市舞蹈大赛落幕 专家研讨舞蹈艺术
华北五省(区)市舞蹈大赛落幕 专家研讨舞蹈艺术传承创新与当代表达
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(记者尹星云)7月21日,第十一届华北五省(区)市舞蹈大赛圆满落幕。与此同时,舞蹈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当代表达——第十一届华北五省(区)市舞蹈大赛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。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,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、北京舞蹈家协会共同承办。
北京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袁悦介绍了本届赛事情况。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112件,经初评有200件入围北京决赛。会上,参赛作品主创人员、大赛评委、文艺评论家等,围绕舞蹈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当代表达进行深度研讨。
天津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程伟航表示,大赛经过多年发展,专业性不断提升,评审机制持续完善,参赛作品愈加多样,活动形式更加丰富。未来仍需向其他省区市学习借鉴,努力提升天津地区舞蹈专业水平、营造良好舞蹈文化氛围。
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团长田宗文表示,天津市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、以文兴业,舞蹈工作者紧随时代精神,将以文润城的理念贯穿创作全过程,今后也将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舞蹈作品表现力。
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编导教师马晓琳讲述了参赛作品《泥塑华章》的创作历程,认为舞蹈创作应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特性,在调研天津泥人张泥塑艺术过程中被非遗传承的匠人精神深深感动,从而希望利用舞蹈语言展示天津非遗文化和地域特色。
山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刘润泽指出,本次大赛全面展现了华北地区舞蹈创作的繁荣景象。建议舞蹈专业院校从艺术教育规律出发,加大舞蹈编创研究扶持力度,共同推动舞蹈事业创新发展。
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赵会以参赛作品《扇鼓情》为例,分享了其创排思路,从传承发扬山西民俗文化出发,融合大同浑源扇鼓、晋北秧歌等元素,通过演绎婚嫁、农耕等生活场景,展现三晋大地风土人情。
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黄建新表示,此次山西省参赛作品创作从当代性出发,链接了传统与当下,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重挖掘整理山西民间舞蹈教材,塑造山西民间舞蹈肢体语言,彰显地方文化特色。”
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师赵松介绍,作品《大河之子》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舞蹈深度融合,通过多民族舞蹈演员的参与、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、舞蹈动作的创新编排,来展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。
北京评协民间文艺委员会委员李扬强调,舞蹈艺术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之一,民族民间舞蹈因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,极具美学冲击力。希望舞蹈工作者在未来创作中融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,提升作品的故事性和思想性。
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强调,大赛致力于为舞蹈工作者提供交流借鉴平台,希望广大创作者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内核,深扎现实生活,创作更多反映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动人作品,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。北京市文联宣传部副主任、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参加研讨会。
华北五省(区)市舞蹈大赛落幕 专家研讨舞蹈艺术传承创新与当代表达